心中若有桃花源全诗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隐居山林时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是唐朝著名的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佛”,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意境深远,语言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首《终南别业》就是他隐居蓝田辋川别墅时的代表作之一。
诗中写道:“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山中的生活,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表明了诗人中年时期开始追求道教思想,晚年选择居住在终南山脚下,这里的“道”指的是道家哲学,强调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的生活方式,诗人选择远离尘嚣,过上隐逸生活,体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之情。
接下来四句“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描绘了诗人独自游历山水的情景,每当兴致勃勃时,他就独自一人前往山林之中,享受那些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到的美好时光,当他走到水流尽头的地方,便会坐下来欣赏云卷云舒的景象,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陶醉,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两句“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则讲述了诗人在山中偶遇老翁的故事,他们在林间畅谈,笑声不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让诗人感到无比惬意,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卷,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于人生真谛的理解——只要心中有一片净土,无论身处何方都能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种境界正是现代人所向往的理想状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