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夕阳山,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全诗如下: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时所作,反映了他当时的心情和对秋天的独特感受,第一首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毕竟使诗人整个形象显得特别崇高。
第二首诗中,“数树深红出浅黄”,是眼前一片最美的色彩;“试上高楼清入骨”,把这美的画面摄入自己的观景框内,用一个动词“试”字,表现出在这清寒之中,诗人还企图登高远眺,胸中多少也激起一些豪情。“清入骨”之语,写出了诗人此刻追求的精神境界,从这首诗看来,“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所展现的秋景,与“晴空一鹤排云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几行红叶树和无数夕阳山的景象,表达了他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审美体验,他认为秋天并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凄凉、萧瑟,而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种观点在当时是非常新颖和独特的,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理解力。
这首诗还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心情和处境,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心情十分沉重,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下去,而是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抱负,这首诗中的“试上高楼清入骨”一句,就表现出了诗人在这种困境中仍然保持着清醒头脑和坚定信念的精神风貌。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画面,更蕴含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审美体验以及他在逆境中保持清醒头脑和坚定信念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