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语学习中,汉字的读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日语中的汉字有两种主要的读音方式:音读和训读,这两种读音方式不仅反映了汉字的来源,也体现了日本语言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音读(呉音)
音读是指从汉语借用来的读音,主要用于正式文献、学术著作和外来词,音读又可以分为吴音和汉音。
-
吴音:主要来自中国南方的发音,如福建、广东等地的方言,吴音是日本古代从中国南方传入的汉字读音。“漢字”(かんじ,kanji)这个词的“漢”就是用吴音读作“がん”。
-
汉音:主要来自中国北方的发音,尤其是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的发音,汉音是在奈良时代通过佛教经典传入日本的。“学校”(こうこう,kōkō)中的“学”就是用汉音读作“が쿠”。
训读(和製漢語)
训读是指日语固有的读音,通常用于日常对话和非正式场合,训读并不是直接对应于汉语的读音,而是根据日语自身的语音系统来发音。“山”(やま,yama)这个词,虽然汉字是“山”,但在日语中的发音却是“やま”。
平时使用哪个发音?
在日常交流中,日本人通常会使用训读,因为训读更加自然流畅,符合日语的语音习惯,在书面语和学术领域,音读则更为常见,因为这些场合需要保持一定的正式性和规范性。
如何区分音读和训读?
-
词汇来源:可以通过研究词汇的历史背景来区分音读和训读。“国”(こく,koku)是音读,因为它来源于汉语;而“家”(いえ,ie)是训读,因为它是日语固有的词汇。
-
同义词对比:有时候同一个意思可以用音读和训读两种不同的词汇来表达。“学校”(音读)和“スクール”(训读),两者都表示“学校”的意思。
-
语法结构:在一些特定的语法结构中,音读和训读的使用也有区别,动词的连用形和终止形在音读和训读中的表现形式不同。
日语中的汉字既有音读又有训读,这两种读音方式各有其特点和使用场合,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更倾向于使用训读,而在正式场合和学术领域中,音读则更为常见,了解和掌握这两种读音方式,对于深入学习和理解日语是非常重要的,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日语中的汉字读音。